色粉和色母粒在塑料制品中的耐遷移性
作者:admin 文章來源:未知
日期:2014-01-06 09:31 人氣:
塑料配色中的耐遷移性是指色粉從塑料內部遷移到制品表面上(起霜)或從一個塑料透過界面遷移到塑料和溶劑中(滲色) 它在塑料成型著色中有四個表現型式: 1遷移(migration):已著色的塑料制品與白色或淺色澤之塑料制品貼合時。顏料由該著色制品遷移至另一物品的性質 2析出(plateout):塑料成型時污染模子和輥筒 3起霜(blooming):已著色的塑料制品隨時間會浮出制品表面引起發花和起白 4 脫色(clocking):從塑料制品的表面會引起顏色脫落 顏料在塑料中發生遷移的主要原因: 1. 在塑料著色系統中存在顏料過飽和現象 2. 在塑料著色系統中存在顏料分子能夠運動 3. 在塑料著色系統中存在顏料不能充分結晶 著色塑料中顏料的遷移性發生會大大影響塑料制品的應用性能,如果遷移嚴重的話,使塑料制品不能使用,更為嚴重的是還會沾污其它產品, 影響其應用性能 遷移性測定方法 顏料遷移性的測定是將已著色的PVC片與含5% 鈦白粉白色PVC片以1kg/cm2的壓力在80℃溫度緊密貼合放置24小時后,觀察白色PVC片上被沾污程度,并以標準灰卡評判之。5級表示無遷移,1級遷移嚴重。 塑料著色如何正確應用顏料耐遷移性指標 (1) 著色塑料中顏料的遷移性和塑料材料分子鏈的剛性和分子間的緊密性相關。例如溶劑染料用于聚烯烴會發生嚴重遷移,但可用于聚脂等工程塑料著色,因為在室溫下聚脂網狀結構阻止已溶解染料運動,不必擔心發生遷移。換言之顏料的遷移性與塑料玻璃化溫度有密切相關,塑料玻璃化溫度低于塑料日常使用溫度容易發生遷移,如聚氯乙烯,聚乙烯。而玻璃化溫度高的聚苯乙烯,聚脂,只有在高溫時才會發生遷移, (2) 顏料分子與塑料樹脂之間結合大小,隨著添加劑(如增塑劑及其它助劑)加入而變化,當塑料中增塑劑用量增加時,分子距離加大,結構更為松散,因而減少了聚合物鏈的相互作用,從而使顏料遷移速率增大,特別是軟質聚氯乙烯著色時選用顏料更要注意。 (3) 在聚烯烴塑料著色時,發生滲色和起霜時其嚴重的程度是與著色的濃度成正比,但對于有增塑劑聚氯乙烯,當顏料濃度很大時, 滲色和起霜并不嚴重,如果降低濃度或提高加工溫度時,則會變得嚴重,這是因為當顏料濃度很低時,所有顏料在塑料中溶解,冷卻過程中形成過飽和而在塑料表面發生結晶,并很容易擴散到其它與之接觸的解質中。因此顏料在軟質聚氯乙烯著色都有極限最低使用濃度。 (4) 顏料在塑料加工中對加工設備(輥筒和模具)污染,稱之為沾色,這也是遷移的一種,與起霜不同,沾污物被擦取后不會再出現。在聚氯乙烯加工出現沾色,直接與其潤濕性能有關,完全被聚氯乙烯潤濕的顏料是不會與滲出物一起向表面遷移。 近年耐遷移性這一指標不僅僅用在塑料制品上色遷移上,常常在消費品的法規上出現.事實證明,任何從塑料制品中遷移出來的物質都可能有害人體健康的,為了防止對消費者造成任何傷害,對兒童用玩具,所有在加工,運輸中會與食品和飲料接觸的塑料材料,容器,日用品國外盼布了許多法規,如美國聯邦法規21CFR中<與食品接觸的聚合物中著色劑 |
- 幫助中心
- 聯系我們